什么是生物资源?
生物资源是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、生物体或其部分、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他生物组成部分,最好在遗传资源原产国建立和维持异地保护及研究植物、动物和微生物的设施。生物资源数据及相关成果的发布与共享,将有效促进生物资源数据的集成、共享以及对国家生物产业的支撑。生物资源是人类发现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及表征所不可或缺的资源,是开发新药和诊断治疗方法的重要基础,是人类繁衍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,世界主要经济体都高度重视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研究。生物资源中心对推动未来科学进步、公共卫生和生物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。接下来小编将带大家一起看看世界上有哪些注明的生物资源中心。
ATCC(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, 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)
美国高度重视对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,每年投入大量研究经费,通过先进植物计划、特种植物研究计划、动物基因组研究蓝图、微生物组计划等,为美国生物资源的保护、研究和开发形成全方位、全链条的支撑与管理。ATCC(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, 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)就是其中一个生物资源保藏中心。
成立于1925年,是位于美国佛吉尼亚州的一家非赢利性机构。ATCC的愿景是向全球发布其获取、鉴定、保存及开发的生物标准品,推动科学研究的验证、应用以及进步。而今,ATCC已发展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非营利性的生物资源中心,是目前世界上最大、最丰富的微生物、细胞保藏中心之一。ATCC可以提供来自150个不同物种的4,000多种细胞株(包括细胞系、杂交瘤细胞、干细胞、原代细胞等),80,000多种微生物及其衍生物(包括细菌、真菌、病毒、藻类、衣原体、支原体、原生动物、种子等)。
DSMZ(德国国家培养物保藏中心)
DSMZ成立于1969年,是德国的国家菌种保藏中心。由德国科学基金会(DFG)倡议成立"德国微生物保藏中心"(Deutsche Sammlung von Mikroorganismen, DSM),初始定位为国家级微生物资源平台。1970年在哥廷根大学建立首个实验室,首年即保藏83株细菌菌种。1984年启动"质粒保藏计划",成为欧洲首个专业DNA元件库。该中心一直致力于细菌、真菌、质粒、抗菌素、人体和动物细胞、植物病毒等的分类、鉴定和保藏工作。凭借其全面的生物材料库,以及在培养、鉴定、分类/系统发育和保存等领域的独特专长,DSMZ在推动生物多样性从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。保藏规模:逾75,000株微生物(含3,000+模式菌株)/细胞系,包含超过39500株细菌、790多株古细菌、970多种植物病毒、950多株人源和动物源细胞系、250多种质粒、9900多株真菌和酵母、1400多种噬菌体、160多种蓝藻门和蓝细菌以及32个诺贝尔奖相关研究菌种。
CCUG(哥德堡大学菌种保藏中心)
CCUG成立于1970年,隶属萨尔格伦斯卡大学的临床医学部,是瑞典的国家级菌种保藏中心,也是瑞典公共卫生局的囊性纤维化病原体国家实验室。CCUG总部位于瑞典哥德堡市,拥有约40名专属研究人员。
CCUG的主要任务是收集、鉴定、保存和分发细菌、真菌、酵母、藻类、噬菌体、质粒、人体和动物细胞等。CCUG目前拥有超过3.5万种微生物资源,包括约2.4万种细菌和1.1万种真菌菌株,许多具有临床、环境和工业重要性。
荷兰韦斯特迪克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院(原荷兰真菌菌种保藏中心,CBS)
全球最大的专业真菌库,成立于1904年,由杰出真菌学家约翰娜·维斯特迪克(Johanna Westerdijk)教授创立,2002年成为荷兰皇家科学院(KNAW)直属研究机构,2017年更名为现名以纪念创始人的科学贡献。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。
CBS主要收集鉴定和保存真菌、酵母和放线菌等,提供相关分类学、生物分子分析、生物信息学工具,还开展了真菌分类学和功能性开发等相关研究工作,涉及真菌多样性、功能进化和相互作用等领域。CBS保藏了超10万株活体真菌菌株(涵盖80%的已知真菌属),包含300余株模式标本(Type specimens)。
日本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(JCM)
JCM成立于1981年,(前身为日本菌种保藏中心),隶属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生物资源中心的微生物部,也是日本最大的国家级微生物菌种保藏和分发机构。日本政府指定"国家基础生物资源平台"(NBRP)节点机构。是世界微生物菌种保藏联合会(WFCC)亚太区协调中心,并与ATCC、DSMZ建立菌株交换机制。通过ISO 9001/ISO 17025双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。
是日本最大的国家级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,拥有细菌、放线菌、古菌、酵母、真菌、藻类、噬菌体和DNA等资源。JCM主要负责收集鉴定和保存细菌、真菌、酵母、藻类、噬菌体、质粒、人类和动物细胞等,提供相关的基因组和生物分子分析服务。JCM目前拥有超过20000种微生物材料,包括32000多株细菌、800多株古细菌、6500多株真菌、1200多种质粒和噬菌体以及1000种人类和动物细胞系。特色资源为极端环境微生物库(包含深海(7,000米以下)、火山等极端环境分离菌株)、日本传统发酵微生物(清酒酵母(Sake yeast)、味噌菌种等文化遗产菌株)和专利菌种库(保管3000多株日本专利微生物)。
日本国立技术与评估研究所(NITE)菌种生物资源中心(NBRC)[(Culture Collection Division Biological Resource Center (NBRC) 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Evaluation (NITE) ]
成立于1928年,是由日本经济部、商业部、工业部支持的半政府性质菌种保藏中心,隶属于NITE国立技术与评估研究所。主要从事农业、应用微生物、菌种保藏方法、环境保护、工业微生物、普通微生物、分子生物学等的研究。
该中心保藏有细菌1446株,真菌568株,酵母164株。这些菌种主要来自本国的其它菌种保藏中心。
KCTC(Korean Collection for Type Cultures):韩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
成立于1985年,由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(KIST)创立,最初为韩国首个国家级微生物资源中心。1995年重组为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(KRIBB)下属机构,更名为韩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(Korean Collection for Type Cultures, KCTC),2010年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。2015年启动微生物基因组测序计划,完成1,000+菌株全基因组测序。2020年成为全球生物资源网络(GBIF)韩国节点机构。
主要从事应用微生物、基因工程、工业微生物、菌种保藏、发酵、分子生物学、分类学等的研究。2022年保藏规模突破30,000株微生物,涵盖细菌、真菌、古菌、病毒及细胞系。该中心保藏有古细菌47株,细菌8655株,霉菌1065株,酵母42株,质粒30种,动物细胞系28株,藻类215种。
KCLB, Korean Cell Line Bank
首尔大学细胞银行(SNU Cell Bank)是韩国领先的生物资源保藏机构,隶属于首尔大学医学院,专注于人类及动物细胞系的标准化收集、鉴定与分发。与ATCC(美国)、JCRB(日本)建立细胞交换协议,参与国际细胞库认证计划(ICLAC)。细胞资源包括人肿瘤细胞、人干细胞、人原代细胞、动物细胞系以及韩国人群特异性细胞模型(如特定癌症突变系)。
为什么选择比欧联科进口生物资源?
专业订购指导:全程协助,确保流程顺畅;
审批手续支持:协助办理相关审批,提供必要文件支持;
冷链运输保障:严格按照厂家指定温度运输,确保货物质量;
快速清关服务:熟悉进口环节,高效清关,保障货物安全;
合规国内运输:按照国家法规进行国内运输,确保合规性;
后续监管支持:针对高风险特殊物品,提供到货后的专业监管指导;
全程跟踪服务:从签约到收货,提供专业、合规的全流程服务支持。
关注我们,了解更多合作详情!
订购电话:010-84415728